座機:027-87580888
手機:18971233215
傳真:027-87580883
郵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武漢)
山西省供暖(制冷)面積預計到“十四五”末達2000萬平方米左右
文章來源:地大熱能 發布作者: 發表時間:2023-03-13 17:11:27瀏覽次數:1270
地大熱能:有一種能源,用于供暖價格低廉、沒有污染,用于發電安全穩定、取之不盡,它就是地熱能。近日,《山西省地熱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已正式發布。
地熱能是一種綠色低碳、可持續利用的可再生能源,近年來,我省地熱能開發利用初具規模,積累了一定的開發利用經驗,具備了加快發展的基礎。預計到“十四五”末,全省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較“十三五”末增加50%以上,達到2000萬平方米左右。
地熱能取暖更清潔更省錢
地熱能運行成本很低,在太原市,目前集中供熱一個取暖季的費用平均為18元/平方米,而地熱能則是8元/平方米至12元/平方米,大大低于用電或天然氣供暖的費用。如果將地熱能和目前實現清潔取暖的空氣能、天然氣、電及城市管網幾種相比,它的優勢也很明顯,尤其遇到極端天氣(極冷、極熱)其差距更加明顯。另一方面,天然氣的能效比只有1:0.9左右,地源熱泵可以達到1:5以上,天然氣有排放物,能效比也不高,而且還存在安全隱患。”
我省地熱資源利用潛力大
地熱能作為五大非碳基能源之一,具有零污染、零排放、低能耗等特點,已經成為我國碳達峰碳中和路線圖的重要構成。我們腳下較淺層的土壤恒溫14℃至17℃,這就是淺層土壤的地熱能來源。這是地球本身蘊藏的能量,屬于可再生能源。
山西位處華北板塊中部,以呂梁山—太行山中生代板內造山帶為主體,地質構造及地下水分布等因素使其成為我國地熱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按地熱地質條件及其賦存形式,我省的地熱資源整體呈現資源豐富、分布廣、開發程度低、利用潛力大的特征。
總體看,大同、忻州、太原、臨汾和運城地熱資源豐富,開發利用潛力較大,預期地熱可供暖面積39.3億平方米。山西省發改委發布的實施方案介紹,當前全省地熱資源年開發利用熱量為3.03×106吉焦,占地熱流體年可采熱量的比重僅為0.184%,未來地熱資源可開發利用潛力較大。
目前,可開發供人們利用的地熱能分為淺層和中深層兩種。淺層地熱能是地表至地下200米深度范圍內,儲存于水體、土體、巖石中,溫度低于25℃,可采用地源熱泵等技術提取的地熱能。山西省淺層地熱能資源豐富,估算年均可開采資源總量約1.28億噸標準煤,占全國可采總量的18.28%。預期可制冷面積12.27億平方米,供暖面積6.67億平方米。太原、忻州、晉中、大同、運城、朔州、長治和臨汾8個市適合地源熱泵的適宜區、較適宜區面積約為4464平方公里,可為建筑供暖(制冷)面積約6.7億平方米。
中深層地熱能,埋深大于200米,按照熱儲溫度,可以劃分為中低溫(低于150℃)地熱能和高溫(高于150℃)地熱能。山西省中深層地熱能資源分布廣泛,涉及8市24個縣區,經前期勘查,全省已圈定地熱田57處,總面積約5.59萬平方公里。回灌條件下可開采資源總熱量相當于每年1.35億噸標準煤,占全國可采總量的7.25%。我省重點開發的沉積盆地型地熱資源主要分布于汾渭地塹系中的五大斷陷盆地,由北向南依次為大同、忻定、太原-晉中、臨汾-運城盆地。大同盆地地熱資源分布在大同市和朔州市部分地區;忻定盆地地熱資源分布在忻府區、原平市、定襄縣等地區;太原-晉中盆地地熱資源分布在太原市和晉中市部分地區;臨汾-運城盆地地熱資源分布在臨汾市和運城市部分地區。
系列政策迎來大規模發展
盡管地熱能如此“誘人”,但我省的開發利用還沒有真正“熱”起來。與風能、太陽能相比,地熱能仍然是小眾能源。根據發展實施方案,未來三年,山西將重點聚焦“一群兩區三圈”城鄉區域發展布局,推動地熱能產業發展形成“一核引領、兩極延伸、多點支撐”的產業布局,實現地熱能開發利用高質量發展。
一核引領,是充分發揮太原地熱資源優勢,以地熱能供暖(制冷)為核心,以研發創新和技術應用為引領,打造國內一流的地熱能產業科技創新和生產制造基地,樹立地熱清潔取暖標桿示范,為全國地熱能開發利用提供太原方案。
兩極延伸,是以晉北和晉南為兩極,探索山西特色地熱能開發利用整體解決方案。晉北以大同、朔州和忻州3市資源富集地區為重點,突出科研示范試驗定位,構建中高溫地熱資源勘探—開發—利用—裝備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模式,打造國家級地熱能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晉南以臨汾和運城兩市為重點,推進中深層地熱能清潔取暖規模應用,全面提升淺層地熱能在綠色建筑中應用比例,打造地熱特色示范小鎮,培育新的市場開發主體及產業鏈增長極。
多點支撐,是在“一核兩極”以外的其他市(地區),結合地熱資源條件,以“供暖、制冷、發電、溫泉康養、農業種養殖、工業利用”六大地熱能產業集群為核心,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整體推進,為全省地熱能產業特色多元化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根據山西的實施規劃,到“十四五”末,全省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較“十三五”末增加50%以上,達到2000萬平方米左右;力爭建成地熱發電裝機2萬千瓦;初步建成陽高-天鎮高溫地熱能分級利用(發電、城鄉供暖、生態農業、醫療康養等)綜合示范基地。同時,地熱能在新建公共建筑用能比例大幅提升。
隨后,山西將出臺一系列有利于地熱能開發利用以及示范工程建設的財政、金融等政策,加快形成適合山西省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支持性政策體系;基本建立完善規范的開發利用管理流程;健全地熱開發利用監管體系,建立信息化、科學化、智能化地熱能開發利用信息監測系統。
地熱能不僅能供熱、制冷,還是個“多面手”。地熱供能的溫度與溫室種植、人工養殖孵化以及眾多工業中烘干、加熱、殺菌等工藝過程所需溫度接近,是地熱能開展多元化產業應用、挖掘更廣闊清潔替代市場的重要方向。總體來看,當前地熱能依然在商業化的大門口徘徊,地球內部的熱能尚未充分開發。未來一段時間,更廣泛地因地制宜、科學開發、按需供能將成為地熱能大規模發展的必然選擇。
上一篇 > 長沙:打造“一片多點”地熱能集中供能格局